摘要
在2025年6月16日至20日当周,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-1.9,与前一周相比基本保持平稳。从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,上周货币、股市指标指向紧缩,债券指标指向宽松。从货币指标来看,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,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稳定充裕,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上行。从债券指标来看,利率债与信用债收益率均下降,信用利差收窄。从股市指标来看,上周成交量与市盈率均下降。
6月18日,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发表题为《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》的主题演讲,内容涵盖国际货币体系、跨境支付体系、全球金融稳定体系、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四大领域。
(1)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,潘功胜指出,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、相互竞争、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。无论是单一主权货币还是少数几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,主权货币国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,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,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。
(2)在跨境支付体系方面,潘功胜认为未来跨境支付体系将向多元化发展,支付系统和生态的互操作性不断提升,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、稳定币蓬勃发展,智能合约、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也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的演进和发展。
(3)在全球金融稳定体系方面,潘功胜指出当前全球金融稳定体系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,其中包括监管框架仍然碎片化,甚至出现“竞争性逐底”的倾向;数字金融等一些新兴领域监管不足;对非银行中介机构的监管仍然薄弱。
(4)在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方面,潘功胜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,在完善治理结构的同时,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进一步强化经济监督职能,客观评估全球和各国面临的风险,积极引导各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。
年内,A股累计融资为6548.69亿元,高于2023年、2024年同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A股融资主要集中于增发和可转债,IPO融资年内累计金额为406.2亿元,占总融资的比重为6.2%。在A股定增方面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,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。3月30日,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同步发布定增预案,合计募资金额达5200亿元。其中,财政部认购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,并认购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逾九成新增股份,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,用以夯实资本实力,拓展未来发展空间。
正文
一、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
在2025年6月16日至20日当周,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-1.9,与前一周相比基本保持平稳。从年内看,指数下降0.39。
从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,上周货币、股市指标指向紧缩,债券指标指向宽松。从货币指标来看,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,但整体仍然保持稳定充裕,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上行。从债券指标来看,利率债与信用债收益率均下降,信用利差收窄。从股市指标来看,上周成交量与市盈率均下降。
二、货币市场
1.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松紧程度与前一周基本相同。从成交量来看,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8.32万亿元,较前一周上升3730.31亿元。
从资金价格来看,上周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均上升。在隔夜回购利率中,上周R001与DR001利率的均值分别为1.44%和1.38%,其中,R001较前一周上升0.81BP,DR001较前一周下降0.3BP。在7天回购利率中,上周R007与DR007利率均值分别为1.58%和1.52%,分别较前一周上升1.46BP和0.53BP。
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较前一周有所上升,但仍然保持在低位。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R007与DR007之间的平均差值为5.38BP。通常而言,当R007与DR007的差值在10BP以下时,我们认为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。
2.央行货币政策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央行通过7天逆回购净投放资金。上周央行通过7天逆回购共投放资金9603亿元,共有8582亿元逆回购到期,净回笼资金1021亿元。
6月18日,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发表题为《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》的主题演讲,内容涵盖国际货币体系、跨境支付体系、全球金融稳定体系、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四大领域。
(1)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,潘功胜指出,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、相互竞争、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。无论是单一主权货币还是少数几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,主权货币国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,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,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。
(2)在跨境支付体系方面,潘功胜认为未来跨境支付体系将向多元化发展,支付系统和生态的互操作性不断提升,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、稳定币蓬勃发展,智能合约、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也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的演进和发展。
(3)在全球金融稳定体系方面,潘功胜指出当前全球金融稳定体系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,其中包括监管框架仍然碎片化,甚至出现“竞争性逐底”的倾向;数字金融等一些新兴领域监管不足;对非银行中介机构的监管仍然薄弱。
(4)在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方面,潘功胜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,在完善治理结构的同时,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进一步强化经济监督职能,客观评估全球和各国面临的风险,积极引导各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。
6月20日,新一期LPR出炉,其中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,两个品种LPR均保持不变。
三、债券市场
1.债券市场发行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债券市场发行额和净融资额均较前一周上升。其中,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2.64万亿元,较前一周上升1056.26亿元;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5470.63亿元,较前一周上升2521.79亿元。
从融资结构来看,上周政府部门、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均实现债券净融资。从政府部门来看,上周国债净融资3121.3亿元,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827.3亿元,整个政府部门净融资3117.85亿元。从金融部门来看,上周同业存单净融资442.2亿元,政策银行债净融资785.8亿元,商业银行次级债净融资1118亿元,整个金融部门净融资2058.2亿元。从非金融企业部门来看,上周企业债、短融和定向工具分别净偿还87.83亿元、120.76亿元和42.84亿元,公司债、中票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净融资170.72亿元、260.59亿元和114.71亿元,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净融资294.59亿元。
从债券余额增速来看,今年多项债券余额同比增速超过往年同期。截至6月20日,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20.6%,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5.2个百分点;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3%,较2024年同期增速下降0.1个百分点;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6%,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2.6个百分点。
2.债券收益率走势
1)利率债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下降。从短端来看,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稳定充裕的背景下,1年期以下国债收益率普遍下降,其中1月期、3月期、6月期和1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4.05BP、4.24BP、3BP和4.32BP。从中长端来看,2年期、5年期、10年期以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5.3BP、3.61BP、1BP和0.86BP。
从国债利差来看,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国债期限利差较前一周小幅上升,10年期与1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上升2.7BP至27.7BP。从年内来看,国债期限利差仍然呈现下降趋势,年内降幅达到30.63BP。
2)信用债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降。在AAA级债券中,5年期城投债、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率分别下降2.85BP、0.97BP和1.41BP。在AA级债券中,5年期城投债、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率分别下降2.07BP、0.51BP和1.43BP。
自去年10月至今,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呈现区间震荡走势。上周在AAA级债券中,5年期城投债、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下降2.46BP、0.35BP和1BP。在AA级债券中,5年期城投债、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下降了1.74BP、0.14BP和1.02BP。
四、股票市场
1.一级市场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A股融资总额为4290.91亿元,较前一周上升4242.32亿元。年内,A股累计融资为6548.69亿元,高于2023年、2024年同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A股融资主要集中于增发和可转债,IPO融资年内累计金额为406.2亿元,占总融资的比重为6.2%。
在A股定增方面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,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。3月30日,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同步发布定增预案,合计募资金额达5200亿元。其中,财政部认购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,并认购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逾九成新增股份,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,用以夯实资本实力,拓展未来发展空间。
2.二级市场
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A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,其中上证综指下跌0.5%,中小板指下跌0.43%,创业板指下跌1.66%。年内,主要股指呈现震荡走势,其中,上证综指累计上涨0.24%,中小板指累计下跌1.11%,创业板指累计下跌6.15%。
上周,A股成交量和市盈率均回落。在6月16日至20日当周,A股日均成交量为1.2万亿元,较前一周下降11.5%;市盈率为18.27,较前一周下降1.1%。
(本文题图来源:第一财经)
——
文 |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
联系我们 | yicairi@yicai.com
第一财经研究院
相关阅读从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,上周货币、股市指标均指向宽松。
7 18 06-18 14:11上周流动性宽松是带动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。
7 0 06-11 14:57上周货币指标指向紧缩,债券指标指向宽松。
23 06-04 13:22上周货币指标指向紧缩,债券指标指向宽松。
17 05-28 16:11上周信用债的信用利差收窄是带动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。
6 22 05-21 12:4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